日韩视频免费观看高清在线视频_欧美视频一区二区三区_日韩欧美三级一区二区_一区二区中文字幕

注意!公司虛增利潤,稅務風險很大

最近,某上市公司因虛增收入和利潤的行為,受到證監會處罰。但是,其虛增行為導致多繳的稅款卻成功申請退回,此事引發業內人士熱議。專業人士表示,雖然企業收到退稅款是合法合規的,但是仍會面臨因編造虛假計稅依據而受到稅務處罰的風險,也可能對企業的納稅信用造成不良影響,后果嚴重。近日,大家被一則新聞刷屏——某虛增收入和利潤的上市公司在被證監會處罰后,經申請成功獲得企業所得稅退稅款250萬元。不少業內人士就此事件展開熱烈討論。專業人士表示,企業收到退稅款合法合規,但不排除存在因編造虛假計稅依據而受到稅務處罰的可能性。
一則退稅新聞刷屏朋友圈

7月10日晚,某上市公司M公司發布公告稱,其全資子公司收到主管稅務部門退回的250萬元企業所得稅稅款。

據了解,M公司于去年5月初收到中國證監會《行政處罰決定書》,認定其在2015年度,通過虛構影視版權轉讓業務、虛構財政補助兩項違法行為,虛增收入和利潤2000萬元,虛增凈利潤1500萬元,虛增行為導致公司2015年度扭虧為盈。

M公司在收到《行政處罰決定書》后,根據《企業會計準則》等規定對上述業務進行了會計差錯更正處理,并就其子公司虛構影視版權轉讓業務造成的1000萬元虛增收入和利潤,向主管稅務機關提出企業所得稅退稅申請,并成功獲得退稅。

 
 
 01 
 
 

是否存在稅務處罰風險

 

對于M公司獲得的退稅款是否合法合規,業內人士有不同的看法。
一位專業人士告訴記者,M公司獲得退稅款是合法合規的。根據《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》第五十一條規定,納稅人多繳稅款的,稅務機關發現后要立即退還。如果是納稅人自行發現的,在結算繳納稅款之日起3年內,可以向稅務機關要求退還多繳的稅款并加算銀行同期存款利息,稅務機關及時查實后應立即退還。
  
對此,中匯稅務師事務所合伙人孫洋分析,不管是稅務機關征收稅款,還是納稅人自行申報繳納稅款,都是具有較強政策性和經常性,且有一定技術難度的工作。因此,實踐中不可避免會出現多征多繳稅款的情形。納稅人若多繳稅款,可以根據相關規定申請退稅。
  
不過值得注意的是,M公司是因虛增收入和利潤導致多繳稅款,這引發了業內人士的爭議——上市公司是否可能因其虛增行為受到稅務處罰?從記者采訪的情況看,多數專業人士認為,上市公司的虛增行為會給其帶來稅務處罰的風險。
  
北京中翰聯合稅務師事務所合伙人王駿分析,上市公司虛增收入和利潤的背后,是計稅依據的失真。根據《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》第六十四條規定,納稅人、扣繳義務人編造虛假計稅依據的,由稅務機關責令限期改正,并處5萬元以下的罰款。
 
也有部分專業人士認為,“編造”一詞帶有主觀性。實務中,判斷上市公司收入和利潤的虛增是主觀故意行為,還是僅僅由于工作疏忽導致,存在一定難度。有專家表示,目前現有規定對“編造虛假計稅依據”尚未作出十分詳細的解釋。因此,稅務處罰的依據是否充分值得商榷。但專家們一致認為,M公司這種任意虛構業務,并以不實會計數據進行納稅申報的行為,絕對是不可取的。專家建議,對于惡意虛增利潤的行為,應加強監管并加大懲罰力度。
 

 02 

虛增收入和利潤后果嚴重

 

在“利潤為王”的資本市場,上市公司都希望通過“漂亮的”財報數據獲得投資人的青睞。一些上市公司為了市值管理及再融資的需要,便鋌而走險,以虛增收入和利潤等方式粉飾財務報表,以實現這一目的。專業人士表示,這樣的行為會給上市公司留下不少風險隱患,甚至可能構成犯罪。
  
日前,某上市公司Z公司通過虛減營業成本、虛減營業外支出和虛增資產減值損失的方式,虛增以前年度利潤,并涉嫌虛假記載,受到監管部門處罰。除了對Z公司及其相關責任人做出警告處罰和罰款外,還對公司現任的4名高管采取長短不一的市場禁入措施。其中一名被采取終身市場禁入措施。
  
具體到稅務方面,上市公司為避免被監管部門發現其虛增收入和利潤的行為,必然要就虛構的業務開具發票并繳納相應的稅款,以達到“以假亂真”的效果。王駿告訴記者,即便上市公司主動繳納了虛構部分的增值稅,仍有可能構成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或者虛開普通發票,給公司帶來嚴重的稅務風險。同時用真金白銀的稅收成本,換得財務報表的紙上富貴,也增加了企業自身的稅收負擔,造假的經濟成本也不低。
  
致同(北京)稅務師事務所合伙人王培提醒上市公司和擬上市公司,虛構業務、虛增收入和利潤,極可能對公司的納稅信用造成不良影響,導致公司納稅信用等級評定降級。“在納稅信用體系建設不斷完善的今天,上市公司和擬上市公司應時刻將實事求是、依法合規作為公司生產經營的基本底線。”王培說。

 

 


Go To Top 回頂部